您现在的位置:开运体育>> 华春产业>> 盛国基金>> 基金知识>>正文内容

基金投资亟需克服“三大不适应症”

   “公募基金哪里去?”系列报道之五
  证券投资基金近几年的荣辱兴衰,始终被一个东西所引导——基金业绩。而其背后更关键的则是基金的投资能力。2006年、2007年,基金以市场的引领者而获得投资者大力追捧,出现了千亿资金求一份基金的奇迹。而到了2008年,市场的持续大跌,基金也未能幸免,转眼被气愤的唾沫所吞没。
  但到了2009年,一个全新的情况出现了,一部分投资者发现,基金没有如2003年或是2006年那样成为市场行情的引领者,更没有2005年中逆市扩张、引领主题的勇气。相反,很多基金成为跟随者,甚至接下了最后一棒。基金投资怎么了?基金整体的水平是变高了还是变低了。这是很多投资者想问、也是本期基金周刊想问的。
  市场强大了
  把基金业绩问题抛给业界,得到的最多回答是——市场变了。市场的机构多了,市场的效率高了,市场的政策变化大了,市场的博弈主体多了,总之,市场变得强大了。
  一家大型基金的股票投资部总监曾经这样描述整个A股市场的变化,2001年的时候是,没有人看上市公司的业绩,业绩好的公司,有可能会在底部盘整1~2年,甚至错过一轮牛市,等待市场各方面的注意力转移到这个股票身上后,再行启动。
  2003年的时候,市场内到处是好股票。调研到的有潜力的股票,可以回办公室,慢慢吞吞整理个深度研究报告,再上公司决策会,最后等到公司基金慢慢买入后,再走出行情。耽搁个3个月,不会有太大的问题。
  2006年以后,市场的效率开始提高,跟上市公司最熟、覆盖范围最广的大型研究所,变的格外吃香,好的公司如果遇到大型机构推荐,短短几天,就会有几个涨停板的表现。于是,逼着大量基金公司开始持续跟踪重点股票。月度订单跟踪,行业景气预判,深度研究成为基金研究团队获取超额收益的法宝。“再好的股票捂不上一个礼拜了。”
  而到了2010年的今天,整个市场已经变的高度敏感且复杂,一个短短的消息、一篇行业的报道,甚至一个政府高层的某一个相关讲话都会在市场上产生十足的效率。“很多时候,盯盘成为跟踪行业线索的好方法,市场的反应速度以分钟计。”基金经理总结到。
  市场效率的背后,则是市场参与主体的增多,专业化人员的急速膨胀。从投资主体看,保险公司、QFII、大型私募基金和券商的资产管理部门,都先后搭建起了专业的投研团队,各个投资群体的能力开始接近。
  曾经以委托投资为主的大型保险公司,现在不少建立起了稳定和经验相对丰富的投研团队。曾经需要基金做投资顾问才能起步的很多大型外资投资机构,也早已设立了本地团队,并寻觅了诸多好手。3年前,往往是1、2条好汉撑下江山的私募机构,现在公然打出了旗号,要和公募争夺人才。甚至一直外行的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集团,都像模像样地开始设立团队,并用更灵活的激励手段招兵买马。
  2005年时,一家现在名满江湖的大型券商自营部门老总坦言,每个季度末,关注几家重点基金公司的持仓变化是他们研究线索的主要来源。而现在,研究季报的事情早就不干了。这一抓一放间,整个市场投资能力的“此消彼长”,显示的清清楚楚。
  而对已经丧失了绝对优势的基金投资团队来说,整体业绩不再“冠绝群雄”,也就不难理解了。
体制落后了
    如果说,信息的平均化是市场成熟必然趋势的话,那么激励体制的落后,可能是曾经握有“先发优势”的基金投研团队今年以来备受困扰的事情了。
一些长期在业内工作的人士表示,发展了12年的基金行业,在2010年的关头,急需一些体制上的变化来形成新的改革动力,可是似乎短期内要找到这样的突破口是那样的困难。
一个简单的例子是行业人员的激励。从绝对数据看,基金的从业人员,尤其是投资研究序列整体上相对处于较高的收入水平,是毋庸置疑的。可是客观上,公募基金在和其他投资群体的人才争夺上并不占上风。
以研究人员的流动上来看,这样的脉络格外清晰。如果按照年代划分,在2006年以前,基金事实上是市场内一线证券研究人员流动的最高点。当时,在大型券商从事研究的一线研究员,都以进入基金行业而自豪,目前各个基金研究团队的骨干或是领头人,基本上都有在 一线卖方研究机构的工作经历,“在券商蹲过马步”成了很多基金投资人员的必备经历。
    但在2006年以后,这个状况出现了很大的变化,从收入看,基金公司(包括一线大牌)的行业研究人员的收入,普遍赶不上一线证券公司卖方机构研究员的收入水平。而从其工作稳定性,考核的严厉程度上说,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。因此,此后就基本上难现从卖方向基金大规模输送人才的景象了。
    随之,基金公司不得不走上直接培养,或是从其他相关行业挖掘人选(候补)担任买方研究的过程。但或许是体制或是经验的原因,基金直接培养研究员的成功率非常低(比较成功的仅仅在少数几家公司)。某大型基金公司研究总监曾向记者透露,其过去1年从各方面挖来的10余名研究员,最终胜任并留下的只有2名,其余大半不及格。而同时,该公司“退单”的准研究员,又迅速被其他基金公司所吸纳,研究团队的培养之困难可见一斑。
    而伴随着,阳光私募机构的兴起,目前行业内一线人才开始遭遇股权“激励”的诱惑,这无疑使得,整个行业的人才形势更为严峻。一些基金公司坦言,目前,公募基金经理的“出走”只是一个现象,整个市场内投资人才的大规模分流才是本质所在,当一个行业的整体,无法形成一个人才高地优势的时候,而其人才又难以达到自我培养的良性循环的时候,这个行业的产品质量(基金业绩),能一直占据优势就反而变得很奇怪了。
    “精神”缺失了
    与体制相伴生的,是基金投研这个群体一定程度的文化缺失。尊重市场的专业化氛围、和谐公平的内部工作氛围、勤奋拼搏的事业心,在现实的市场环境和行业现状中受到日益明显的冲击,而这显然成了阻碍基金团队进一步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    比如,业内很著名的一个通病是——“老总下单”。即老总超越其工作岗位,干预属下独立决策。这种看上去很不可思议的事情,在基金行业的今天还是不断出现。比如去年末,某基金公司老总越权下单干预基金操作,招致基金经理强烈抵制,最终该基金业绩飞速下降,几个月内大幅下跌,苦了不知情的基金投资人。
    又比如少数基金公司存在的,老总酷爱集中决策,频频以“投决会”名义干预下属全系基金操作,最终基金业绩不振,投资人员持续流失,被誉为基金行业的“黄埔军校”。这种“铁打的老总,流水的基金经理”背后,其实是对基金行业基本运作规律和理念的践踏,而最终导致的是非常严重的经营和业绩后果。
    而缺乏精神的依归,和相对稳定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,则更不是一家两家基金公司的问题。当基金公司“一枝独秀”时,固然恶劣的氛围不会导致严重后果,一旦其他工作选择空间被打开,则人才大比例跳槽完全无法遏制。
    某家基金公司被业内盛传工作氛围极其恶劣,其中,投资总监和骨干基金经理和下属投研团队关系紧张,甚至互相指责的地步。结果,近两年春节奖金发放后,该公司员工都出现批量跳槽,四处排队求职的局面,成为行业的“佳话”。
    类似的,公司缺乏能上能下机制,员工事业发展路径不清晰,相对激励薄弱,或是事业归属感不强等都是行业内的一些现象。这些现象短期内似乎和基金业绩相关度不大,可是从长期来说却成为整个行业提升的瓶颈,而上述情况在基金信息优势和激励水平不占上风的情况下,经常成为最关键的那根“稻草”,影响了整个行业的长期竞争力。
    从表面上看,基金业绩的波动似乎是一时决策的失误,或是投资风格的不适应,但从目前看,基金行业,尤其是投资方面,其市场地位的变化,体制的不适应和文化的落后,可能是更为重要的问题。对于行业的管理者和股东而言,思索一下这些问题,或许对行业的发展会有所裨益。(周宏)
 


【字体: 】【打印文章

相关文章

    没有相关内容